钢铁行业的点绿成金 — 宝武集团与日立能源共铸零碳愿景
Features | China | 24.09.2025 | 5 min read
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引领碳中和转型浪潮。
Features | China | 24.09.2025 | 5 min read
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如何通过创新、绿色基础设施和前沿技术,引领碳中和转型浪潮。
随着中国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以下简称“宝武集团”)在实现“零碳”愿景的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率先应用电弧炉技术,到在湛江打造零碳钢铁项目,宝武集团正在重新定义可持续重工业的含义。本文将探讨宝武集团宏大的发展蓝图如何精准对接中国“双碳”目标,为全球工业领域脱碳树立标杆;以及如何通过与日立能源的紧密合作,在湛江钢铁项目中布局先进的解决方案,共同加速钢铁冶炼的低碳转型。
中国能源行业正在经历飞速的变革,以满足经济高速增长的迫切需求。自2020年以来,中国用电量的增长持续高于GDP增速。2023年,中国用电量同比增长6.7%,而GDP增幅为5.2%。这一结果主要源于工业的扩张,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高耗电行业的巨大能源需求。
为应对这一局面,中国显著增加了对能源基础设施、电网互联互通和升级改造以及储能的投资,以更好地接入可再生能源,并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其“双碳”战略下(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积极推进脱碳进程。当前,中国已提前六年实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目标,并且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建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中国还通过一系列政策,包括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电动汽车并推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等举措,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根据“十四五”规划,中国实施了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同时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创新。这些努力使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部署和气候行动方面处于领先位置,同时在能源安全与经济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在30/60“双碳”目标下,中国制定了完整的政策与项目体系,致力于将愿景变为现实。
围绕这一目标,中国不断加速清洁能源、绿色基建和产业转型等领域的发展,并大力投资工业、储能和碳捕获等领域的零碳技术;太阳能与风能专利的大幅增长亦印证了这一进程。
零碳工业园区建设也是中国推进的重要举措之一。这些园区将太阳能、风电、水电与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绿色建筑设计、循环经济模式及数字化基础设施相结合,力求实现近零排放。
钢铁行业是推进低碳转型的重点领域,该行业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同时产量居全球首位。为助力中国的脱碳目标,钢铁行业通过产能产量调控和提升电弧炉炼钢比重等行动来推动结构性变革,为大幅降低碳排放强度铺平道路。
电弧炉使用废钢作为原料,并可以采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供电,其碳排放量相比传统燃煤高炉可降低高达85%。此外,中国正积极推进先进技术应用,例如氢基炼钢,以及碳捕、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目标是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1。这些努力得到了严格的监管措施、绿色金融机制与国际合作的有力支持。
作为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宝武集团正站在中国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最前沿。该集团已制定全面的行动计划,旨在使其主要生产基地实现总体碳达峰,并掌握深度减排的技术能力。宝武集团的目标是 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这一路线图涵盖传统的钢铁工艺流程变革,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及实施等举措。
该集团还投入巨资进行研发与创新,致力于达成这些目标,并成为低碳钢铁生产的先锋企业。
宝武集团的重点项目之一就是在广东湛江建设的零碳高等级薄钢板工厂。该项目总投资达45亿元人民币,预计将于2025年底竣工。
该工厂将配备一座220吨电弧炉,采用绿电供电,并以还原铁和废钢为原料。相比传统高炉炼钢工艺,能显著减少碳排放。
通过采用绿色电力、氢基冶金技术和先进的数字化工具,宝武集团积极支持中国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宝武集团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也为重工业领域的可持续转型树立了标杆。
在湛江的零碳工厂项目中,宝武集团与日立能源携手合作,共同为电弧炉的运行定制并开发所需的先进变压器解决方案,以支持中国钢铁行业的脱碳进程。
想了解这一合作如何落地,以及日立能源在华最大容量电炉变压器如何为宝武集团零碳钢厂注入技术动能,请阅读下方链接中的故事。您将进一步了解日立能源先进的变压器解决方案如何助力攻克大容量电弧炉的技术挑战,零碳钢厂为何成为宝武集团乃至中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里程碑,以及它如何为可持续钢铁制造树立了新的全球标杆。
注:
1. 《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